企业空转套利下监管出拳结构性存款量价齐跌

作者:匿名点击数:2929    |    加入时间:2023-02-18 07:35:36

上半年,结构性存款规模猛涨,且伴随“企业空转套利”现象,再引监管出手。近期,银保监系统以公开发文或窗口指导方式要求部分银行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并提出加强资金来源甄别等要求。

 

为了解新一轮监管下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的产品以及销售情况,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端午节前后咨询了约10家银行,发现各行面向个人客户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款式并没有明显减少。有银行挂钩黄金的结构性存款,6个月期预期收益率上下限分别为1.52%、3.4%;也有银行挂钩libor的,1年期预期收益率上下限分别为1.65%、3.25%。不过,银行销售结构性存款热情下降,几乎没有理财经理主动推荐。

 

结构性存款5月收益率下降 理财经理推荐热情不高

 

6月中旬,北京银保监局下发《关于结构性存款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明确要求辖内银行严控业务总量及增速、确保产品设计审慎合规、加强资金来源甄别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两家股份制银行处证实,银保监会也下达了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的要求,不过各行收到的窗口指导内容并不相同。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端午节前后向约10家银行咨询推荐产品时,发现各行面向个人客户的结构性存款款式没有明显减少。如北京银行长期发行挂钩Libor利率的结构性存款,期限包括32天、109天、186天、1年等,其中1年期产品预期收益率的上下限分别为1.65%、3.25%;杭州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一直和黄金挂钩,可选期限也没有显著减少,包括3个月、6个月、12个月等,其中6个月期产品预期收益率上下限分别为1.52%、3.4%。

 

“个人客户比较看重的就是收益率和风险。我们行春节前结构性存款预期收益率涨过一波,高过理财,是为了带一带(结构性存款)产品,因为理财净值化转型,资管新规过渡期就到今年。”在一家股份制银行工作5年的个金经理王凯(化名)称,疫情一来,很多人风险偏好降低,更不愿意选不保本不保息的理财,愿意买保本的结构性存款。不过5月开始,该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预期收益率已明显下降。

 

收益率下跌是综合因素导致,其一是今年贷款利率端的连续“降息”,逐渐吃掉银行净息差,银行为减负也跟降存款产品利率。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统计数据,6月第三周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93%,比5月统计数据低了约60个基点。多家银行理财经理介绍,目前不少结构性存款预期最高收益率也已低于银行理财。

 

更为明显的是,在监管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后,近一周咨询过程中,几乎没有理财经理主动推荐结构性存款。“我们现在主推代销的保险、基金,能满足客户对高收益的需求。”当记者表示想要收益率高点的产品时,不少理财经理称。记者还获悉,银行给员工的奖励系数也不同,有受访者称,卖100万保险比卖出2000万、3000万理财创造的中间业务收入还多。

 

“一边从银行获取贷款,一边拿资金买结构性存款”  企业套利行为是打击目标之一

 

比起个人的购买量,引得监管关注并出手的,更多是企业购买量的迅猛涨势。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结构性存款共增加2.54万亿元,规模最高达到12.14万亿元。 5月回落至11.84万亿元,仍较年初有2.24万亿元的增幅。增加的部分中,约2万亿元是公司结构性存款,远高于个人购买量。

 

“近期北京银保监局通过大数据监测发现,一些企业一边从银行获取贷款资金,一边把资金拿去买理财、结构性存款,或将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房市。”北京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明肖透露。

 

中金固收分析称,这一波融资“套利”主要源自于债券市场利率大幅下降带动企业融资成本的大幅降低,与此同时结构性存款利率维持刚性,利差空间明显,叠加企业在疫情期间投资渠道有限,因此偏好将融资款购买结构性存款,从而体现为企业结构性存款的快速上升。个人并不明显受益于融资利率的下降,因此个人结构性存款增幅不明显。

 

为遏制套利行为,和压降结构性存款并行的,还有5月以来央行货币政策宽松节奏的放缓。华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周冠男表示,资金价格抬升会使得企业融资成本上行,可以部分减少套利空间,但难以区分企业融资目的,不符合当前“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的主要目标。防止“企业套利”本质是约束银行高息揽储行为,即在企业投资的资产端减少收益和规模,压降结构性存款及其他高息揽储行为比资金价格抬升更有效。

 

银行存“留客户”与“控成本”难题 结构性存款是揽储法宝之一

 

“对银行而言,留住客户最重要,即使成本相对高一些。”王凯称。在国有银行工作9年的理财经理周彤(化名)也告诉记者,总行会按照上季度分支行存款量,制定下季度考核指标,一般要求新一季度存款增长20%。存款是基础,银行最先要保证的就是资金别流出。

 

结构性存款正是银行揽储法宝之一。事实上,结构性存款“走红”时间并不算长。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要求理财产品由保本型向净值型转化,也就是要打破刚兑。之后结构性存款接棒,成为银行力推的“网红产品”,其规模从2018年1月末的约4.4万亿元,仅一年半左右就翻涨到10万亿元。

 

同样叫“存款”,但结构性存款的收益与货币汇率、银行利率、金融衍生品等波动指数挂钩,利息并不在保险范围内。起初有不少用户混淆,还有许多中小银行不具备普通类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也发行了结构性存款,银监系统和央行等金融监管部门对此下发了多道规范令。对银行间竞相抬高利率等非理性竞争行为,监管在2019年下半年也连番出手,结构性存款规模增速大幅放缓,今年上半年才又出现一小波风潮。

 

为什么银行宁愿付出高成本来发行?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分析称,除了为留住客户,发行结构性存款也是满足负债结构监管和内部考核要求的一个方法。监管部门对银行负债有结构要求,如同业负债不得超过1/3,意味着如果某银行一般存款不够,哪怕同业负债成本再低,也不得不去高价获取一般存款。

 

“我国国情是百姓存款意识重,加上此前十多年理财市场有隐性刚兑保护,现在银行要做的,就是引导客户提高对风险的认识和接受能力,同时推出符合市场利率水平、贴近客户合理收益要求的产品,并且也要把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纳入考虑。”周彤称。

 

在周冠男看来,整体优化存款结构的监管方向较为明确,结构性存款的压降并不一定造成存款总量减少,更多会造成存款在银行体系内的转移,中小银行减少套利业务,回归本源。另有专家认为,未来银行业一方面可通过存款产品创新、渠道整合及服务优化等措施夯实存款客户基础,同时在流动性风险可控前提下优化存款期限结构以控制存款成本;另一方面,拓宽负债渠道和优化负债结构,可根据市场情况适当拓展央行再贷款、同业负债等融资渠道。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维妙 编辑 陈莉 校对 李世辉


本文地址:http://rsh48.shang156.com/article/detail/id/1060546.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由编辑发布,所有权归每日上海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每日上海网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打印
更多新闻
02月
27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会削弱和动摇

点击数:5052
加入时间:2023-02-27
02月
26
02月
25
02月
24